第32章 电影原型
那天,清流镇逢大集,鼓山坳的大姑娘小媳妇头天晚上相约,一同去街上凑凑热闹,顺便买些布料日用品。桃花回绝说家里有事,其实她想陪着郑星远做生意。
天色放亮大姑娘小媳妇忙着吃完饭,吆三喝四三五成群结伴说说笑笑走出鼓山坳。桃花早早来到面坊岔口处,远远看见郑星远肩着面担出门,主动迎上前去要为他挑担。
郑星远阴阳怪气说,小看了我不是,一年多时间的锻炼,百十斤担子在咱肩上不算回事。忙你的事去,咱不需要你掺和。
桃花总是哀怜祈求。星远哥别生气,俺俩的事以后不告诉俺妈了。
桃花依旧如故地出现在郑星远面前。星远哥,你这么劳累俺心痛,俺替你挑面担上街,你能歇歇身子。说着要夺下面担。郑星远在气头上,他把对桃树婶的愤恨一股脑儿撒在桃花身上,猛地用劲推搡,桃花站立不稳一个跟头跌进旁边的沟壑。红杏瞧见惊呼,郑知青打桃花了!赶集的人蜂拥围观。
郑星远挑着面担想逃走,红杏拽住:“没见过你这样心狠的男人,还未成亲拜堂就打起没过门的媳妇。”红杏气恨郑星远,她和刘柱的私情在鼓山坳半公开,全村子就她男人一个蒙在鼓里全然不知。每每在兴头上,遭到郑星远这个不谙世故不懂事理不见眼色的学生娃,常常阻止破坏她的好事,红杏怎会高兴他。捏住过失岂能放过,她借题发挥大造声势。
有人把桃花扶上沟壑。桃花半边身子泥水,脚也崴气一瘸一拐。红杏嚷道:“今儿你当众把话说清楚,城里的女孩子是人,俺乡下的姑娘是牲口?桃花对你这么好,尽心尽力伺候你这个没过门的姑爷,恨不得把心掏出喂你。鼓山坳的女孩子还没见到有一个她那么痴情。”
围观的大姑娘小媳妇纷纷指责。有人说卫东风使耍流氓下作,但他对香椿儿是个真心实意的好。郑知青把人家桃花玩耍了,就想一脚蹬蛋,猪狗不如。有人说郑星远是鼓山坳头号大流氓,应该给他戴上坏分子帽子游街示众。
苗彩凤劝解,该上集的上集甭在这儿瞎耽误功夫,郑知青还要赶时间做生意呢。
日头傍西,郑星远肩着空担回到面坊,没等歇脚喝水,桃花的表哥带着一帮人气势汹汹闯进面坊。表哥二话没说捽住郑星远的衣领,左右开弓连扇几个耳光。
郑星远怒吼:“你凭什么打人?”表哥说,你欺负了俺妹子,不教训教训你还不认识马王爷长着三只眼。告诉你,俺们桃家的人不是好欺负的。郑星远明白咋回事准备反抗,那帮人把郑星远按住一阵拳打脚踢。要不是黑子队长及时赶到,险出人命。
面坊不能待了,郑星远回到田里做活,小队会计由余猫子兼任。其实余猫子只管管账目,生产销售刘柱一人承担。村民们背地说,面坊成了刘柱与红杏的交配站。
三位知情再聚知青屋,与原来大不一般,缺乏生气和活力。刚住进知青屋那时,三位学生来自城镇两地,共同的命运像粘合剂把他们紧紧地捆缚在一起,他们像兄弟姐妹搀扶着手互帮互助,共同行走一段艰难的历程。农村生活辛苦劳累,劳作一天回到知青屋,他们说说笑笑,逗闷子讲趣闻编笑话,从精神上却能获取快乐。
现在不同了,如同嫩草鲜花遭受一场秋霜,萎靡蔫枯。收工之后吃完饭,各自悄无声息钻进自己的天地。谢庭雨喜欢写日记,郑星远翻看闲书,汤嘉莉对赤脚医生如痴如迷,她全身心投入农村常见病的摸索研究中。
汤嘉莉喜欢医生这个行业,每当病人痛苦的出现在她的面前,经她的手精心医治手到病除,她感到万分的兴奋和愉悦。这是受人尊敬的职业,至于赞美和奖状,那是对行使这份职业的人的评判衡量,汤嘉莉希望得到,但不苛求。
谯城卫生系统先进人物证书领奖归来,几个月后无声无息,没有接到参加地区和省级的表彰会议,汤嘉莉自知自明,她的荣誉称号到此为止。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嘉莉满足。
下放在鼓山坳劳动改造的老右派吴文忠,不知深浅的还深夜造访她,坚持要以汤嘉莉为原型创作一个话剧剧本。
“吴老师谢谢你,我的事迹不值得花气力下功夫,免得劳而无益竹篮打水一场空。”汤嘉莉直言快语,并概略说出鲜为人知的一些隐情。“你应该去采访上海五姐妹,曹书记亲手抓的点,红极透顶潜力无限。”
“小汤,我在地区文化局搞了半辈子剧本创作,选择题材这点眼光还是有的。创作一部成功的作品,作者往往要花费全部心血,甚至毕生的精力,作者会轻而易举随随便便吗?我看重的不是你小汤,而是赤脚医生这个新生事物。这样新鲜的题材不会只有我吴文忠一人捕获到,别的创作员也会看到,但我得天独厚,鼓山坳有一位出色的知青出身的赤脚医生,并且成绩斐然有目共睹。我相信这个剧本写好搬上舞台会一炮打响,红遍全国。那时我吴文忠将功补过,也算为人民做出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吴文忠口才不凡,行云流水。汤嘉莉犹豫不决,吴文忠耐心说服:“你是赤脚医生英雄形象的原型,水抬船高,你的头上将会罩上一层光环。”
“曹书记对咱这个赤脚医生先进代表反感,认定虚假造作欺世盗名。”
“我会避重就轻艺术处理,政治争斗改为学术纠纷。塑造一位坚决反对阻扰赤脚医生这个新生事物萌生成长的反动学术权威,与赤脚医生构成一组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这样就能避免政治层面上的交锋。”
汤嘉莉心有余悸。
据说吴文忠花了一年时间剧本创作,并把这台戏搬上舞台,华东六省文艺调演,此剧目荣获多项大奖。上海一家电影制片厂看中,改编成电影取名《春苗》。此时汤嘉莉已经如愿以偿招工进厂。至于《春苗》一波三折,与她毫无干系。汤嘉莉处心积虑也不想引火烧身招惹麻烦,进县城做工人当市民是她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