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家庭诊所
判决书下来,郑星远杀人未遂,判处有效徒刑3年,即日执行。汤嘉莉迷茫躁乱的心安定下来。按照外面的传言,郑星远要被判刑3—5年,3年是下限,这是理想的结果,看来何副市长和谢庭雨起了作用。3年不就1000多天吗?她有了盼头。
汤嘉莉迷迷糊糊走回新村,家门前围站着一堆人。她准备上前问个究竟,老葵的老婆葵嫂跑上前一把拉住她的手,“汤医生你可回来了,咱家老葵快不行了。”
老葵是红星厂医务室的老病号,多年的哮喘病,春冬季节犯病咳嗽得死去活来,成宿成宿不能睡觉。犯病了打几天吊液稍微好转,一不注意着凉老病复发,就这样年复一年。
汤嘉莉查找医书,寻访乡间草头方,为他配置专用汤药,老葵服用几次说效果不错,比打吊液强些。医务室撤销,汤嘉莉诊所关闭,老葵的汤药没有来处。今年天气冷热不均,老葵哮喘病加重。去医院费用高,检查与抓药,没有三五百出不了医院的门槛。老葵舍不得花费,在家顶扛着。今天严重了,有几次咳嗽得憋过气,差点去阎王爷处报到。
奎嫂请来邻居街坊要把老葵用平板车送进医院。老葵死活不肯。医院可是无底洞,这一进去三五千元都难说。老葵说请汤医生看看吧,不行死了安顿。众人来到汤嘉莉家才知去中院,好不容易等到傍晚,可算盼回来了她。
汤嘉莉为难:“我已经不行医了,没有行医执业照。”
“以前医务室咋办的?”奎嫂说。
“那是为职工服务,内部行医。红星厂破产医务室不存在。”
“那你再为新村职工服务,也算内部行医嘛。”
旁边的几位老职工齐声附和:“红星厂破产,红星厂的职工还在。红星厂医务室不存在,你在家里再拾掇起,对外不许营业,服务本厂的老职工不违法吧?”
“下岗职工嘴都难糊住,最怕生灾害病,医院进不起,小病能抗住,大病死路一条。新村需要你这个诊所。”
川妹不知啥时凑过来:“汤医生你是好人,主时刻都在保佑你。你看在红星厂老职工的情面,家庭诊所也得办起来。俺快生了,俺娃到医院生不起,只有求你。”
汤嘉莉思想活络。这是她的强项一技之长,如果把家庭诊所开办起来,既能为红星厂职工看看小病,也能挣些收入维持生活,儿子也能照顾到。
秦大凤说她不是做生意的材料。摆地摊的老板练就铜牙铁齿能说会道。客户只要靠近地摊眼睛朝货摊上瞅一眼,你甭想走了,如若试穿上身,这笔生意绝不会泡汤,两厢情愿价格好谈,硬拽着都要叫顾客买下。汤嘉莉做不到,呆呆站在一旁不言不语,顾客挑选一番问问价格转身走了,她不会拉客。
秦大凤说十分生意,要靠七分热情主动。大路货的小买卖不会紧俏,像你这样靠天收,生意难做出去。五十里铺卫东风给她开门红,之后生意一直不景气。秦大凤的生意稳中上升,她看了不过意说,做生意为赚大钱,你吃下这大辛苦不赚钱,不如在家睡大觉。汤嘉莉思虑一番,家庭诊所倒是糊生一条路。
汤嘉莉吸取上次的经验教训,她先去咨询时任市卫生局副局长的杨小军。
“按照法律程序,你开办家庭诊所属于非法行医,不出问题便罢,一旦出现医患纠纷,你要承担法律责任。”杨小军耐心解说。
“除了开办诊所,别无所长,没二条生路可寻。”刚强的汤嘉莉第一次在老同学面前流泪。
“问题是你没有医师资格证书,有了证书才能办理医师执业证书。”杨小军为难,“你要有医师资格证书,下面的事可以通融。”
“我把老张医生的资格证书借来呢?”汤嘉莉急中生智,想到偷梁换柱。
“这是一个办法。”杨小军提醒。“老张医生如果愿意把证书借给你,这个诊所的法人代表是老张医生,出了问题由他承担,他能愿意吗?”
“我和他私下协商。有必要立下字据。”
“不是办法的办法,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杨小军答应帮忙。
老张医生与汤嘉莉在医务室共事十多年,了解她的为人秉性。“我是退了休的老朽,证书放在家里也没用,你能用就拿去吧。”老张医生听她说清来意,爽口答应。“我在红星厂当了一辈子厂医,那么多老职工,需要医生和诊所。你在做好事,我支持。不过也要提醒,当医生开诊所有风险,拿不准的病尽早推进医院,万一闹出人命,吃不了兜着走。”
汤嘉莉感谢老张医生的关怀。一切手续办齐,杨小军又叫稽查大队退回没收的医疗器械和部分没过期的药品。汤嘉莉的家庭诊所很快开张。接待第一位患者竟是川妹。
那天,汤嘉莉刚刚把堂屋和院子清理干净,药品摆上货架器械消毒完毕,准备工作就绪。赵天亮慌慌张张跑来。
“汤姐快去川妹家看看吧。”
“她咋的啦?”汤嘉莉问。
“嗷嗷嚎叫,直喊肚子痛。”
“八成要生产了。”
汤嘉莉不敢怠慢,背起药箱赶到川妹家。川妹躺在床上,额头上挂满汗珠,有气无力地喊叫肚子痛。汤嘉莉检查宫口已经扩开,她对赵天亮说:“快找人送往医院。”
“俺不去医院,汤医生求你给接生。”川妹喊叫。
汤嘉莉又认真检查一番。川妹胎位正不会出现横生倒养,只是肚子太大,胎儿少说八斤以上,她担心万一顺生不出,需要剖腹产,这儿没有条件。
“还去医院生产吧,那儿安全。”汤嘉莉劝说。
“俺不去医院,俺们拿不出那笔钱。主会保佑俺的。”川妹说出真话。
现在的医院费用实在太贵,顺生顺产须得一千多元,如果出现意外,剖腹产或者大出血,没有两三千元出不了院。川妹男人死前不会留下多少钱,她又没工作,要她拿出这笔费用很困难。汤嘉莉同情,只好等等再说。
川妹宫口开了,孩子头顶住宫门出不来,汤嘉莉叫她使劲。川妹用完浑身的力气,脸色煞白,大汗淋漓。汤嘉莉想拽婴儿头发,可害怕出意外。婴儿好比蛋黄,一不小心就会戳破,造成终身残疾。汤嘉莉整整等了四个小时,婴儿还没有生出。汤嘉莉害怕了,叫赵天亮准备平板车,送往医院。
那天恰巧是吕芳值班,接到病人不问青红皂白把汤嘉莉一通训斥:“你是怎么搞的,干这么多年的医生,连接生的基本常识都不懂?女人的盆骨小,不采取剖腹产,婴儿窒息谁能负起责任?”
她叫汤嘉莉办理住院手续,同时立即安排剖腹产。汤嘉莉身上没带钱,她望望赵天亮。赵天亮说:“刚下赌博场子,手气不错赢了大钱。”
汤嘉莉接过钱把手续办齐,不到半个小时,婴儿出生,是个男孩,母子平安。她来到主任医生室向吕芳道谢。
“你应该属于一位有经验的妇科医生,那次省卫生局举办的培训班,你学到的知识难道又还给老师了?”吕芳还在生气,她是恨铁不成钢。
“她是下岗工人,家庭困难,进不起医院,要求在我在家接生,延误时间。”汤嘉莉解释。
“你是医生,她是医生?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律剖腹产。医生只管治病,至于费用那是患者的事。不出问题便罢,万一母子出现差错,医生要付全责。”
吕芳教训完全出于好心,汤嘉莉心里明白,点头认错。吕芳火气消了。
“诊所又开办了?”吕芳问。汤嘉莉点头。
“设在家里,主要为本厂职工服务。”
“手续俱全?”
“是我一个老同学帮忙办的。”汤嘉莉把办证前因后果概略说了。
“这样最好,名正言顺,行医也放心。现在开办小诊所赚钱,尤其是妇科。该收钱的你只管大胆开口。那些女孩子不缺钱,缺乏自尊自爱。”
“看病主要还是老职工。”两人说会闲话。吕芳靠近汤嘉莉低声说:“前几天孟青来我们县医院,是我邀请他来的,专家会诊。他提到你,想见见,我一时没找到你的电话。”
“他那么大的头衔,还会来小县城?”
“现在一切向钱看,我们邀请专家会诊,是付专家费的。”吕芳脸上浮出笑容亲切可亲,“你的诊所证件齐全,以后我给你当技术顾问。”
“吕主任大名鼎鼎的妇科专家,求之不得。”
“顾问是要付费用的呦。”
“那当然。许多人高薪还聘不到呢,咱们是姊妹。”
吕芳笑容灿烂,像一个调皮的女孩,抱住汤嘉莉亲一口:“妹子真会说话。”